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看交院 > 正文 >
光明网·理论频道: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12-24]     点击次数:      字体大小[ ]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加强金融文化建设,是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一个方向。

金融文化是多种理论与制度的综合体,具有社会文化与金融特性双重属性,是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与伦理观、法律意识与规范、经营及管理理念等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非法集资、P2P平台倒闭、非金融企业过度金融化、某些领域资本无序扩张等现象的出现,表明金融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这与社会大众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化、投资理念及筹资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等不无关系。

加强金融文化建设,一方面,既能够深化社会大众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投资、筹资理念,助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又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软实力,促进我国从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推动金融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金融文化也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金融文化建设,既能够丰富社会大众的金融知识、培养社会大众的金融素养、推动社会大众正确金融价值观的形成,又能够助力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金融企业凝聚力,有助于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由此,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强化对金融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推进新时代金融文化建设,凝练铸就具有中国特色和标识的金融文化,为助力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金融文化基因。

(一)切实加强党对金融文化建设的领导,强化我国金融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是要持续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悟其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引导企业和群众形成正确的融资理念和投资理念。二是强化我国金融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我国金融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原则和目标、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和保障措施等。

(二)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契约精神注入我国金融文化血液。一是紧紧抓住“诚信”这一金融文化的基本元素,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体系与其他领域联动发展,打造“信用中国”金名片,为我国更好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重要信用支撑;二是重视作为金融文化“内核”的契约精神的塑造,倡导全社会(包括金融行业)共同遵守双边理性的契约自由精神,多赢共享的契约正义精神,守约践诺的契约严守精神。加强契约精神宣传,通过法律和道德手段对金融市场主体进行教育和约束,监督其按照契约办事,订立标准化合约,提供标准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真实信息披露制度,将契约精神注入我国金融文化的血液之中。

(三)合力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云端”金融博物馆,破解金融文化传播中的短板。整合我国现有金融类博物馆、展览陈列馆资源并纳入统一平台,建设“云端”中国金融博物馆,通过打造自身特色、深挖藏品内涵、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开展馆际互动、开发文创产品、创新社教活动等方式,解决好目前存在的传播内容同质化、吸引力不足、认知度不高、感染力不强、传播力不够等问题,以更好地担负起传播金融文化的使命。

(四)加速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标识的金融文化品牌,打造先进金融文化高地。一是推动金融文化遗产扬弃继承、丰富再造,充分挖掘我国现有金融类博物馆、展览陈列馆的经典文化元素,推动这些经典文化元素更加深入人心、走向世界。二是梳理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金融文化亮点,促进红色金融文化和金融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三是加快重要金融类博物馆的建设步伐,建成一批重要金融文化地标。四是总结梳理我国在科技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工作中的代表性做法和经验,并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元素,增强我国特色金融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标识的金融文化品牌,打造我国先进金融文化高地。

(五)不断完善金融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文化教育和普及力度。一是编著金融文化知识读本,在教育体系中设置系列化的学习、培训计划,形成从小学到高等教育完整的金融文化教育体系。二是通过开展金融文化周、举办金融文化公益讲座等,普及金融文化知识。三是借助媒体加大金融文化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四是推进基层金融文化阵地建设,建设农村“金融文化礼堂”,开展社区金融文化家园试点建设。五是充分发挥我国金融类博物馆行业协会或联盟的作用,组织开展金融文化的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金融文化传播与合作。六是做好各地金融志编纂工作,编纂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志书,并深入挖掘金融历史背后的当代价值。

(六)合理引导和扶持金融文化企业发展,提升金融文化的价值。一是充分认识发行金融类出版物的企业,与金融文化展、金融电影展、金融理财博览会等相关的会展服务类企业,扶持发展金融文化企业,使其在社会经济金融发展中发挥独特价值和作用。二是探索“金融文化云”平台建设,助力金融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合理引导金融文化企业把自身发展与金融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其主动融入金融文化建设,探索金融文化发展规律,共同创造有效需求和有效市场,提升金融文化的价值。

(七)扎实推进金融文化理论研究,鼓励金融文化精品创作。要发挥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高校金融学科专家、金融行业与企业领袖等群体的力量,做实做强金融文化研究机构,形成一批有质量、有价值的金融文化研究成果,打造金融文化建设的促进平台、金融文化成果的转化平台、金融文化人才的培育平台、金融文化建设的智库平台。同时可以发挥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的作用,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金融文化精品。

报道链接:https://share.gmw.cn/theory/2021-12/24/content_35403505.htm

光明网强国号: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019352145446786581&item_id=16019352145446786581&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40676846725&showmenu=false&ref_read_id=83537020-4106-4823-92c1-f5dc4abe28d9_1640698650637&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编辑:严博文  /  审核:隋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