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发布《十问中国经济》,梳理了十大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守牢金融防风险底线,怎样处理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指出:金融风险仍然点多面广,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个别中小银行风险较为突出,这些都对维护金融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提供了根本遵循。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多项改革内容交织、多个结构要素互联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统筹做好该项工作,须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的全局性和重点性原则、关联性和协同性原则、动态性和开放性原则。
坚持全局性原则,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全面领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充分理解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事关经济金融大局稳定、事关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在总揽全局基础上要坚持重点性原则,锚定重点、难点,抓牢“牛鼻子”。要在维持合意的宏观杠杆率、规范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推进对信用评级行业统一监管、严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方面全方位发力,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持关联性原则,关键是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这一重要关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这些重要论述,是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的根本遵循。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这是当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全力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在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基础上,也要坚持协同性原则,注重各项改革之间的协同共进,发挥协同共进的正能量,确保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预期成效。根本是要加强市场化和法治化建设协同,市场化与法治化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破解我国金融风险处置政府负担较重问题。“法治兴则市场兴,法治强则市场强”。同时,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制定《金融稳定法》,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平等保护各类金融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
坚持动态性原则,要求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审视。必须把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巩固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前瞻性地探索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金融风险演化的机理、表现及防控举措,为新发展格局下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力;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审视的同时,更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应立足中国发展的长时段、放眼全球风云的宽视野,在稳妥推进金融双向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分析国际金融风险传染的演变机理、重要表征和历史规律,通过提升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金融监管规则与国际对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等举措应对国际金融风险传染,同时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提高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进而增强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