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将泉城人民与“地铁生活”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地铁对于城市的意义,除了日常出行体验的优化,更将带动地铁文化、地铁消费、地铁商圈和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布局更新。地铁成网和地铁时代对于省会城市能级提升有着怎样的助推作用?其规划远景和市民愿景如何实现更密切的对接?本期“智库解读”对此予以关注,同时邀请几位“理响泉城”智库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解读。 (本期策划 肖明君 李娜)
新场景 微中心 大产业 高节点
□张雪军
济南轨交2号线的开通运营,实现了济南轨道交通服务由城市周边到城市中心城区的突破。面对“五个济南”的建设目标、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使命和济南都市圈的发展规划,济南轨道交通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轨道交通的出行创新和节点作用
1.构建济南城市居民出行智慧通勤体系
轨交2号线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济南轨道交通“一横两纵”的“H”形线网初步成网运营。40公里/小时以上的运营速度,84.1公里轨道线网,直接服务范围200平方公里,有效串联起城市交通枢纽与核心功能区。
济南轨交1、2、3号线均为“5G地铁”,除了能起到缓解交通压力,有效分流通勤人群的作用,5G地铁在未来引导居民进入新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方面也将成为重要端口。在“回家的路上”构建“交通出行”“社交生活”“社区商业”高度融合的智慧通勤体系。将地铁安全、高效、精准、便捷、可靠的运输能力转换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场景,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2.形成济南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关键构件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是济南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中也提出“全域线网”规划,在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车站、机场、港口、居住区、商务区、行政区等基础设施之间实现有机配合,衔接各种交通方式。
以中运量轨道交通满足主城区短距离交通出行,市域铁路网加强莱芜、商河、平阴、济阳、德州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建立起综合高效的轨道交通“大网”体系,实现济南都市圈一网直达。
3.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间的节点连接作用,形成地铁、城际铁路、高铁干线的规模对接,构建南北贯通、东西连接的重要节点。以规模化、智慧化、网络化的运输服务体系将济南打造成为京津冀、长三角之间重要的会客厅、落脚点。
加快建设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网,系统推进济南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还可以进一步整合都市圈各城市的分工合作。建成低碳、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支撑保障能力,使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空间合理拓展、产业高效布局、要素合理流动的重要载体和引导。
轨道交通的自身运营和产业带动
1.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2019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19年底,内地已有40个城市开通了城市地铁,但绝大多数均入不敷出。究其原因,地铁建设、运营成本巨大,平均每公里的建设成本达到7亿-10亿元左右。因此,如何建立起合理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是解决地铁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点。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模式形成了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布局。成都地铁通过合资组建商业运营公司发力轨道交通商业资源开发。深圳地铁通过战略投资入股万科,促进“轨道+物业”模式的落地,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合理开发轨道沿线土地资源,整合站点周边物业、挖掘车站商业潜力是实现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轨道交通产业体系建设
济南地铁的兴建,带来轨道交通技术装备、使用维护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轨道交通的产业链进一步纳入“五个济南”的建设规划中,给予产业政策扶持,打造一批车辆制造、智能装备以及材料技术的新高地,形成与轨道交通发展配套的产业体系。
在千亿级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维护、材料、装备等系列产业集群建成后,要逐步形成基础建设、材料装备的产能输出。由“济南建地铁”逐步演变成为“地铁济南建、济南造、济南修、济南研”。
轨道交通的绿色出行与城市微中心
1.促进碳排放目标实现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轨道交通既具有大容量、低碳环保的运行特性,又具有公共交通快速、大容量的特征。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济南建立低碳绿色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以数字手段连接公交、地铁、出租车、高铁等各种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的生活习惯势在必行。
2.探索TOD模式落地
TOD模式是指以地铁站点周边半径10分钟步行范围内,构建集商业、住宅、公共空间于一体的城市微中心。通过TOD开发,聚集商业人气、推动旧城改造和片区开发、重塑城市形象、更新城市资源配置,是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良好实践。
轨道交通不仅仅为居民提供一种出行方式,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为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便捷的公共交通为出行手段,以站点微中心为生活空间,以轨道串联为城市布局抓手,以立体交通为区域发展契机。促进轨道交通建设与济南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影响并引导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空间格局。
围绕“全域线网”规划,建设“四网融合”综合立体交通网体系;构建智慧出行创新场景,形成城市微中心生活空间;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链,促进产城融合。济南轨道交通建设机遇无限、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力推进地铁建设助推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培志 刘来会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交通网络不仅能够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加速城市增长速度,推动经济结构升级。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
随着城市的发展,济南也出现了交通拥堵等问题,方便快捷、风雨无阻的地铁成为广大市民的期盼。3月26日,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进入初期运营阶段,2号线与2019年相继运营的1号线和3号线实现了换乘,济南地铁首次进入换乘时代,形成“一横两纵”的“H”形运营格局。这对济南来说,无疑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那么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地铁到底有多重要?如何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这仍然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议题。本文主要为发挥地铁对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出建议。
打造济南地铁沿线立体商贸结构
城市地铁的建设能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要充分放大济南地铁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积极整合轨道交通周边的交通运输网、商贸网和服务网等,聚集客流、信息流和物流等资源和服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商场、车库等商贸结构,实现城市发展结构由单一的平面结构向多维立体结构转变。合理规划地铁周边公共设施和商住布局,科学安排开发区域和开发周期,打造功能复合、生态宜居的商业圈。同时要利用地铁促进济南的服务业发展。地铁凭借其强大的人口集聚和扩散效应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可将地上、地下的商业资源通过地铁实现无缝衔接,实现交通优势和商业优势相结合,形成一个业态丰富、辐射面广的新型城市商业圈。
带动相关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轨道交通建设会同时影响工程建筑业、机械和机电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营业等多个产业。由于济南装备制造业有着显著优势,因此,可围绕地铁建设,着力培养产业集群,在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上向潜在的、有特色的产业偏移。随着济南地铁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则需要围绕济南地铁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在做大做强现有产业的同时,着重支持城轨车辆、大型施工设备、电力设备等制造行业,借机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济南地铁的智慧化水平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坚持重点突破,加大研发力度,打造更多的智慧化产品,建设地铁创新产业园,助力打造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升级高地,推动济南产业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地铁文化,塑造泉城文化形象
地铁形象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文化本身也是传播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呼应沿线站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济南轨交2号线沿线各站都融入了“济脉通衢”的文化主题。在此基础上,车站的设计可进一步突出沿线区域特色,将区域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融入空间装饰,更好地传播泉城文化、展示城市形象、丰富市民生活,突出“泉城文化与现代交通”相融合的特色。
同时要重视站点外围周边环境的改善,开展地铁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提高环境卫生,确保轨道交通周边净化、绿化和美化。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开设主题专列,比如北京曾开设童书主题专列,沈阳有历史变迁主题专列。通过加强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建设打造集功能性和人文性一体的地铁公共空间,让乘客可以感受到济南的城市精神和气质。通过建设地铁文化将地铁站点及周边打造成一张济南的新“名片”。
实施差异化地铁商业资源开发策略
地铁车站内外都是优质的商业资源,一般来说,通过对地铁站点的定位和开发可以获得稳定、持续的经济收益。根据济南地铁现有规模和近期规划,济南地铁站点未来数量会达数百个,这些商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成为济南增加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这就涉及到如何使地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很多开通地铁的城市,面临着商铺有价无市、乘客流向顾客流转化率低等问题。对于地铁商铺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事先做一些市场调研,根据附近的顾客特性、区域定位等因素合理配置商铺类型。例如在消费人群偏年轻化的地铁站点可以投资开设商铺、美容机构和健身机构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因此,要深入研究地铁沿线合理的商业模式,科学选择商业业态。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中日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