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出版的《山东交通学院报》发表了院长鹿林最新署名文章《创作》。全文如下:
创作
院长 鹿林
随着成长的历程,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沉淀着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在应用于创作时,就成为了素材,无论是写文章、搞科研还是干工作都会有这种经历。当我们面对一个创作题目的时候,如果我们依据的素材主要是源于对自己心中沉淀知识的思考,或借助于别人的思考成果,也可能创作出一个不错的作品。以画家为例,一个画家坐在画室里冥思苦想,努力提炼自己对一个题材的理解、构思,并落于画纸上,其作品可能也非常的华丽、很有技巧,也会有好的观感。但当人们细细地品味,却总感觉缺失了什么,就像水上的浮萍飘飘忽忽,貌似也挺好看,但是我们看不到它的根在哪里,让人感觉不到厚重,难以表达时代的穿透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究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对生活的具体体验脱离得久了,光靠过去那点对生活的理解,就是挖空心思也难以捕捉到生活的时代感,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大画家总会不断地深入生活写生,以资补养。
另一种创作的素材更多的是来源于对生活的不断感受。面对一个题材,作者深入生活对不同的感受反复琢磨,发现和总结出一些哲理性的东西,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也以画家为例,画家可能经过写生,抓住了对自然规律认识的灵机一动,自己感到很振奋,就通过画笔把这一规律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反映的看似是自然事件,而又不是纯粹自然景象的简单复制,画家对其进行分析、提炼,使其蕴含了一些迷人的东西。比如山水画,看起来表现的是山水,但其中隐含着画家对山水所赋予的自己的情感。当人们细细地品味,就感到作品深刻的寓意,能引导着人们思考很多很多,并浮想联翩地深化着自己的理解,很是耐人寻味,这可能就是源于生活创作的力量。
我们正在进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实际上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是继续囿于我们习以为常的培养方式,在看似有理的封闭的学科圈子里,搞一点课程的修修补补、课时的增增减减等等的调整呢?还是真心地深入到人才需求的一线,真实地感受时代的发展,提炼人才的培养目标,清晰人才成长的价值主线,而改革培养方式呢?不同的起点,其改革的效果也一定是不相同的。
我们大都习惯了在新英体育直播里的生活,来源于书本、网络的知识多,来源于照搬名校和名人的方案多,善于借鉴知识,而逊于生活的体验,更多的是延续或不断地模仿他人的培养方案,对市场需求的理解相对欠缺,这种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思想疆界的束缚。市场经济最大的美妙,就在于极大地激发了自觉配置资源的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市场发现机会,靠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实现了资源的配置,并赢得了组织生存的空间,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高等教育也不能例外,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能否发现并抓住成长自我的机会,而最大的成长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竞争优势。机会在哪里?在市场中。深入市场经济实践了解人才需求,实际上就是要发现人才培养最优化的配置点(当然很难找到最优点,但可以尽力接近最优点),由对最优配置点的理解,分析人才需求的时代特点,延伸为对人才培养的价值评价,如果我们将需求与适应需求的成长脉络梳理清楚了,逐一分解为以素质、知识、能力等诸要素作支撑,就可以分步实施人才培养的任务,就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必须明确:培养方案不只是课堂的教学方案,而是四年大学成长的整体方案。因为人是一个个的有机体,虽然实现成长要落脚在具体的内容上,但其成长孕育在整体之中。即:依据人才成长的价值导向,将学生的成长载体分解为素质、知识、能力等内容,课程、活动等形式,由不同的教育者承担各个部分的工作,由学生根据不同的受教育内容来实现成长的综合。人才培养的整体逻辑脉络固然重要,但没有具体内容的很好落实,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成长的价值目标;反之,如果各个局部工作都很优秀,而没能沿着人才成长的价值导向汇集,也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打造精致的人才培养能力应该是局部优化、整体协调的过程,既要不断地锤炼人才培养的理念,及其实现的逻辑脉络,又要对各个培养环节精益求精。“精致化”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更需要不断地提升我们对精致化的理解和作风的养成。
实际上,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人才的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由此而引导的人才成长价值就会随之不断地变化;科学知识是不断创新的,实现培养的内容也会随之不断地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群体和认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会随之不断地变化;坚持学习和深入实践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诸多因素构成了人才培养方案,而诸多因素的可变性更加剧了其复杂化,如果我们能够顺着人才成长的价值路径,模拟出培养方案和实现过程的情景规划,那就可以对不同的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模拟比较,集体的智慧就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之前彰显凝聚起来,甚至于对每一个课程、每一项活动的内容、方式、效果都可以在真实地实现之前,通过模拟进行评价,教育的针对性就更能体现在培养的目标上。建立模拟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共同关注。